轉換工作跑道,一定會被面試官詢問「離開前公司的理由」。離職原因不外乎「錢沒到位」和「心委屈了」,雖然是事實,但面試時別傻呼呼這樣回答。求職學中,建議用「正面表述」多於「負面表述」,負面的離職原因可能讓面試官對自己留下負面印象,而正面表述,會讓面試官感到:你渴望突破成長;勇於面對逆境;或是對於企業,你是有忠誠度的,只是逼不得已離開。
面試後通常約需1~2週等待通知,這段時間常讓求職者煎熬,不過若遇到在面試當下就錄取,許多人也擔心:「面試被當場錄取,一定會是『屎缺』嗎?」如何判斷該不該衝?如果遇到應徵公司口頭錄取卻反悔的情況又該怎麼辦?職場前輩給建議。
在高壓力與高協作需求的職場中,「情緒智商」已成為決勝關鍵。即使履歷再完美,若無法展現情緒連結與同理心,仍可能在面試中被淘汰。從NASA挑選太空人的面試技巧,不只看見菁英選才的高標準,也能學習在日常職場中,如何展現情緒覺察與有效溝通。本文節錄自《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,那樣生活?》。